温州社会研究

雷锋精神和义利并举的温州人精神 细数历史上的温州式慈善

作者: 来源: 浙江大小事儿 日期:2022-03-05 阅读:

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医士

谯楼 麦浪/画

温州网讯 雷锋是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他的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用真情谱写人间大爱,而在古道热肠的瓯越大地,乐善好施、义利并举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

温州自古民风古朴,好善成风,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等人倡导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观点,润物无声地融入政治力量、社会力量,长期影响温州人的思想和行为。

回顾古代的温州慈善史,早在宋代,温州当地政府专门设立了安济院、慈幼局、婴儿局、漏泽园等慈善机构,还出现了最早的民间医疗慈善基金会。从官方推行慈善之政到民间的乐善好施,慈善之风绵延不绝;到了元代,官府在地方设置“医学”作为地方医疗主管,设置惠民药局提供医疗救济工作;明清两代,工商业日益发达,地方官府和开明绅士及有钱人纷纷参与慈善事业,官民合办慈善蔚然成风……

千年来,慈善映照着温州,古代温州的慈善机构有哪些?温州人是如何开启“善时代”的?让我们一起走走看看古代温州用慈善之光点亮的幸福之路吧。

东晋至唐代慈善

张进之开温州慈善先河

温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初始时期为东晋至唐代,慈善的记载大多是以官员为主体的赈济救灾与兴修水利。南朝时期,有安固(今瑞安)大族出身的张进之,历任五官主簿安固县令,家世富足,遇到荒年,散财救济乡里。

唐肃宗上元年间(760~761),有宗室李皋代理温州州事,当年农业歉收,李皋准备开温州官仓几十万斛存米,用来救济灾民。府中僚吏劝他请示朝廷,等候皇帝旨意。李皋回答:“夫人数日不食则死,安暇君禀命!若杀我一身,活数万人命,利莫大焉。”于是开仓放粮赈济,救活灾民甚众。李皋自己担当所有责任,派人飞马上奏自请处罚。皇帝知道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优诏嘉许他,并给他加官升为少府监。

宋代慈善

以兴修水利工程为主发展基金会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台风的侵袭,平阳(包括今苍南)、瑞安、乐清最为严重。两宋时期,正值温州农田拓殖的高峰期,在政府的主导下,民间积极参与,在平阳、乐清、瑞安、永嘉等地兴修大量的石塘、斗门、堰坝等水利工程。绍兴六年(1136),乐清知县刘默发动民工修筑自乐清城关至琯头长50里官塘,沟通县治和郡城间的联系,后人称为“刘公塘”。淳熙十三年(1186)知州沈枢筹资1100万钱币重修南塘,发动民众整治疏浚温州到瑞安长达70多里的七铺塘河,修缮河东岸的石堤,铺设石板,辟为“南塘驿站”,从此“水行御舻,陆行蹑踵”,成为温州(永嘉)和瑞安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在宋代,温州还出现了最早的民间医疗慈善基金会。郡城人顾仲、丁显、曹氏、林氏倡导,共80余家参与。立约每家10天交一钱,共同推选一个公正可信的人掌管,遇到生病给钱一贯用于买药治病,若有人亡故则给钱二贯办理丧事。

元代慈善

以医疗为主设置惠民药局

元代,由于社会动荡,温州地方慈善事业一度衰微,以政府为主导的水利兴修与赈灾救济活动较宋代大为削弱。官府最重要的慈善发展在医疗方面,在地方设置“医学”作为地方医疗主管,设置惠民药局提供医疗救济工作。

元代民间宗族和乡里开展慈善活动较为普遍。元代温州大多同宗同村居住,既是宗亲,也是乡邻,对宗亲的周恤也是对乡邻的接济。永嘉楠溪苍坡李永孙遇到乡闾有急困,毫不吝啬自己的财物;平阳处士彭宜翁多次赈济乡邻,碰到饥荒,施粥给饥饿者,并赈济粮食给邻里不能自给者。元末永嘉王仁,平生好义乐施,发生饥荒的时候曾输粮5000石赈济灾民,下雪的时候他登上高楼,如果看到有人家屋顶不冒炊烟就派人馈赠食物,人称其楼为望烟楼。由于战乱,疫病流行,如平阳岭门林元彬、林均翁、叶益等很多地方富户为生者提供钱钞、米粮等救助,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掩埋死者尸体以杜绝疫病的蔓延。

明清慈善

建义仓 开养济院 设学堂

温州经过两宋开门办学的文风洗礼,人心向善的风气深入人心。到了明清两代工商业日益发达,社会日益趋向稳定,官民合办慈善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温州的医疗行善从个人行为逐渐走向集体行善,开始创建医院,治病救人。

荒年赈灾建设义仓

温州是个频频遭受台风、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即使在明清太平盛世时,政府也是“耕九余三”,防患于未然,当时仿古制设置“义仓”。所谓义仓,就是当地的绅士及有钱人出粟麦储备,以防凶年。清咸丰年间,市区有永余仓、社仓、广丰三仓、县义仓等9所,最鼎盛时期仅城区各类义仓多达14座。

始建于清咸丰四年的“米业义仓”就是市区各米业捐建的,地址在府学明伦堂旁(今府学巷),建仓21间,每间储粮500石。乡绅们还选出董事、经理、出纳等予以管理。清同治年间的“新旧社仓”规模最为庞大,是西溪巡检翟志叡与地方绅士一起捐办,老社仓设立在府前街,分乾、元、亨、利、贞5间,又增加新社仓7间,分乐、岁、人、皆、有、笑、声(乐岁人皆有笑声)七字,各都均设分仓,如十六都社仓四间,分风、调、雨、顺四字;十七都社仓六间,分岁、大、有、屡、丰、年六字。总数量达上百间,共储谷物二万余石。

明清政府还重修文庙、府学、县学及各类庙宇,集中推行社会教化,崇尚文明,劝人为善,鼓励民间绅士出粮赈灾。官府往往用“义民”“义门”等匾额使行善者获得荣誉或授予“义官”“散官”等虚衔,或者减免徭役来奖励。

养老育婴资助寡妇

温州养老育孤历史悠久,建于明洪武八年的养济院,原址设在市区来福门外,主要救济孤寡老人,俗称“孤老堂”,也就是著名的温州民谣《叮叮当》中唱的“山脚门外孤老堂”。

明代,在温州市区仁济坊(今蛟翔巷)住着一位乐善好施的胡姓员外。他每年都会施善举,尤其是在“腊八节”,一大早就会让家丁抬着大镬,背出米袋在仁济坊、大南门、朔门街等街巷设煮粥摊,一煮就是一整天。因此,每年的“腊八节”,温州四个城门都很热闹,许多穷苦的人,纷纷前来排队,得一碗胡家员外的救济之粥。

市区的育婴堂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设在市区惠民桥附近,抚养弃婴,由知府金洪铨带头捐俸禄,乡绅梁春、蔡宏勋、邵世录等劝捐,得银2412两,择地建房99间,同治十二年又增加50间,为温州规模最大的育婴救济场所,并且创建牛乳哺婴章程,故存活者众。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杨镕在温州育婴堂写下一副对联:“啼饥号寒,看目前便有恁多赤子;望恩待泽,想堂外不知几许苍生。”清同治年间,知府戴槃也写下一副对联:“保赤重周官,曰仁曰慈,问何以心推赤子;帡幪同夏屋,爰居爰处,要无惭身坐黄堂。”这反映了当官爱民如子、止于至善、忠于职守的士大夫思想。

开设学堂捐金兴教

在《温州文献丛书·历代碑刻集》中,涉及祠堂私塾、书院、公学、义塾、学堂,大多是地方绅士捐款开办,如平阳社学,原址是明代刑科给事中鲍辉家私塾,清乾隆十三年(1748)其后裔鲍王辅捐出,改为义塾,帮助贫苦子弟就学。

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的楠溪学堂,共32人捐了1000余元大洋,最多的600元,最少的2元,还有一人捐献了27块玻璃。清嘉庆九年(1804),邑人陈遇春集资2800两银子,存典生息,资助贫困学子作为乡试会试路费,名之“文成会”。此外,光绪初年创办的“武成会”“永场梯云会”“南乡文成会”,都给贫困学子带来莫大的好处。



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信息楼B210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8900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