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家论坛在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举行。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家范小青、晓苏、金仁顺、薛忆沩以及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鲁奖获得者徐则臣,就短篇小说的创作心得、短篇小说的文学地位、写作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坛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主持。
“长篇和中篇强调有意义,短篇强调有意思。”晓苏认为,“有意思”指的是有情调、有趣味、有美感,短篇小说能为没意思的生活带来意思。那么如何写出有意思的短篇小说?晓苏解释,首先小说的内容上要有人性的深度,其次要有想象的空间,再次要有形式感。薛忆沩则以身边人的经历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的故事为例,畅谈了他作为一名加拿大华人对中国当下文学现象独特的观察,提出他对理想主义的一些思考。徐则臣抛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就是“写短篇小说能使人年轻”。他说,写长篇小说是个体力活,过程非常煎熬,写完后常常是面容苍老、腰酸背痛。而写短篇小说则是一个优雅、从容的状态,写作人通常是走走停停,且能在很短的篇幅内呈现出艺术的美感,因此写短篇小说的人更显年轻。
论坛上,几位作家还与温州大学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为这些新生代文学青年排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