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的位置: 首页 >基地动态 >媒体报道 >正文

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2024学术年会暨深入推进新时代 “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顺利举行

作者: 来源: 社会组织动态 日期:2024-12-09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与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2024年11月30日,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2024学术年会暨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行。会议由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和温州大学主办,温州大学浙江省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温州大学温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7所省外高校,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共永康市委党校等17所省内高校、党校、检察院等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共收录会议论文41篇。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教授主持,向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温州大学副校长刘玉侠教授致辞中介绍了温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并对学者嘉宾的到来和会议的举办表示欢迎。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会长鲁可荣教授介绍了本研究会的乡村研究特色和与温州大学间的深厚渊源,并对研究会2024年度工作作总结汇报,明确研究会未来一年工作方向。

温州大学副校长刘玉侠、研究会会长鲁可荣致辞

随后由四位著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作《东亚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主题报告。田教授指出东亚社会的原型产生于乡村,并就“地域活性化”概念作出多层阐释和分析,阐析了东亚国家乡村地域活性化政策实践。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教授作《县域发展与治理现代化》主题报告,林教授指出城与乡可以被看作为一定尺度范围内各种关系构成的实践领域,并以莱西市作为案例,从空间视角出发分析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特征和过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

上海大学科研部部长黄晓春教授作《党建引领下的当代中国治理创新》主题报告。黄教授通过多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党建引领下当代中国治理创新的实践机制与制度条件,并就当代中国治理创新中党建引领的制度意义和亟待深化研究的理论问题进行论述。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习明作《交通对乡村发展的影响》主题报告,指出县域教育布局虽受益于交通进步,但重建布局亦可能加剧地区间的不公平现象,而非全面利好,并强调交通发展对教育布局的正面影响需谨慎评估,以避免加剧区域不均衡发展。

上海大学科研部部长黄晓春

温州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习明

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城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建设”“‘千万工程’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主题进行学术汇报与深入交流,总结浙江省“千万工程”的地方实践和探索创新,分析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困难,充分展现与会人员的乡村关怀。

分论坛会场

下午的闭幕式由温州大学马克思学院副院长孙邦金教授主持,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会长鲁可荣教授作会议总结,并宣读优秀作品获奖名单。本次研究会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和三等奖5个,并评选出2篇优秀文章推荐社会组织学术研讨专项课题。至此,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2024学术年会暨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此次研讨会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与会人员围绕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主题,积极交流学术经验与研究成果,为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信息楼B210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8900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