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中部六省是指居于中国大陆腹地的六个省份,包括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已逐渐延伸至中西部地区,中部六省的优势尤其突出。“武汉温州商会会长罗云远说,长株潭城市群、武汉8+1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西资源改革试验区等中部六省 ”特区“的相继发力,数十万温商掘金中部经济新版图的轮廓渐渐清晰。
融入“城市圈”,紧跟大规划发展
“来武汉快30年了,现在是武汉发展最好的时机。”武汉温州商会会长罗云远这两年时常对在鄂经商和来鄂投资的温商这样说,武汉城市圈的崛起,便捷的交通路网形成,会带来化学反应,商机在此间发酵。
温商张梦寅告诉记者,他在十堰建有400亩的工业园区,现在已经将投资的目光聚焦到了武汉周边的8个城市。“温商投资向武汉城市圈集聚是一种趋势,今年在武汉的温商估计从原来的17万人左右向20万人突破。”罗云远认为房地产业和商贸业将迎来大发展。前几年,他以武汉温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名义购买了两块武汉城区核心商圈地块——汉口饭店地块和香港路菱角湖地块,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在罗云远看来,武汉城市圈交通网络延伸,让他们感到武汉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武汉市设立总部,生产加工基地向周边城市转移;商贸连锁经营向周边城镇市场延伸,这已经成为了当地温商的共识。
中部另一个重要的“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的温州人大部分集中在长株潭城市群,这一改革实验区的建立,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长沙温州商会会长陈定杰说。
据其介绍,他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2002年开始涉足长沙房地产,到目前为止一共开发了4个楼盘和一个五星级酒店。他的五星级酒店融城花园酒店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腹地,投资了9亿元,主楼有99.8米高,拥有4万平方米绿化广场,可以说是目前长沙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五星级酒店。
“区域的大规划,带给我们的是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陈定杰看来,正是这样的大规划,让温州人受益匪浅。
把握“经济区”商机,抱团做大项目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市场位于中部区域,交通发达,同时,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总量与增速均居中部首位。“相比第一、第二大产业,第三产业在河南的经济比重较低。”郑州温州商会会长蔡标荣介绍说,河南的温州人大部分还是在第三产业领域,这几年很多人把握了中原经济区的商机,在不断地做大做强。去年,由蔡标荣牵头,联合在河南的温商,成功组建了河南温商联盟实业有限公司。
在蔡标荣看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已被列入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原的核心区郑州市范围内有8万温商云集,在河南有20万温商,温商联盟实业有限公司将把这种潜在巨大商机的群体性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江西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该“特区”的未来发展,南昌温州商会会长方永棣十分看好。
2010年,方永棣发起并组建了温州(江西)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开发、酒店餐饮、矿产、房地产等为主,目前投资的温馨99?CEO大饭店已正试营业,向塘温州工业园已完成一期招商开发,其余数个项目正在洽谈运作中。
方永棣表示,随着在江西经济的发展,当地温州老乡事业越做越大,而投资却遇到相应的局限,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投资平台去发展,于是便有了温州(江西)投资有限公司的诞生。
借力“特区”升级,转型与转移产业
一直以来,温州人在山西都是因“煤老板”而闻名全国,随着山西的煤改,温州人在山西的煤老板也渐渐退出舞台。
太原温州商会会长黄志强表示,温州在山西投资的煤矿大部分规模较小,不符合国家在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政策,退出是必然的。对于山西的温州资本来讲,适时地转变投资方向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
1982年,黄志强看到,山西的煤矿产业越来越大,当地对于煤电矿用产品的需求非常大,于是创办了山西亚佳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是以矿用机电为主导产品,具有自主品牌,集产品研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
“我们未来将着重进行矿用隔爆型变频器(太原市科技创新攻关计划项目),矿用探水、探瓦斯钻机,矿井检测和搜救机器人等一批超前项目的创新研发。”黄志强说,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大力投资的科研新成果。2008年,温州与合肥缔结为友好城市,作为首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皖江十城市,也引起了诸多温州人的关注。
“皖江城市带交通便利,通往沿海东部地区的立体交通网已初步形成,沿江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辐射半径内。皖江城市带在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上,地理优势明显。”合肥温州商会会长陈建表示,以温州人为首的民营企业显然将成为 “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前期已有数万名温州创业者在安徽成功创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对于“皖江城市带”的前景,陈建认为,皖江城市带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人才素质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对于沿海产业扩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为产业转移提供强力支撑。
中部区域商机在哪
向新兴产业靠拢
武汉温州商会会长 罗云远
湖北正在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些产业是目前温州人从事较少的。
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机遇要抓住
郑州温州商会会长 蔡标荣
中原崛起正在成为振兴中部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商贸流通、工业生产等领域,温商都可以大展拳脚,未来我们商会将实实在在地为会员企业搭建大发展的平台,联合打造一些重点项目。
商业地产潜力将释放
合肥温州商会会长 陈建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未来的商业地产发展潜力将真正获得释放。同时,对于温州的许多产业来说,皖江经济带上蕴含着很多商机。
新能源、高科技企业发展机遇大
南昌温州商会会长 方永棣
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已经成为江西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到2015年,这些新兴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万亿元。南昌作为江西最重要的城市,目前正在打造“低碳”城市,虽然要介入这些领域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但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温州人的信息与资金优势,接轨这些产业的上下游。
煤化工与煤矿设备企业有潜力
太原温州商会会长 黄志强
山西省正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温州资本可以参与到煤矿相配套的矿山设备制造领域,煤化工领域,这些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可介入节能环保与工程机械等配套产业
长沙温州商会会长 陈定杰
从当地的长远发展规划来看,节能环保、工程机械等领域是发展的重点,虽然这些企业经营门槛相对较高,但我们可以发展配套产业,进而逐步进入该领域,我们认为温商应当要完成这样的转型。同时,从当地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湖南长沙的房地产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