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3日南通讯 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崇川区秦灶街道桂花小镇附近,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时而坚守着门岗测温查码,时而在全员核酸点位进行秩序引导,时而和群众耐心地解读政策。只要是抗“疫”需要,这位阿姨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她就是小区居民口中的“邵阿姨”,一位深受居民信赖的抗“疫”志愿者。
阿姨名叫邵春菊,浙江温州人,今年53岁,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志愿者,还曾被评为崇川区“十佳好人”。25年前,她来南通发展,一直在南方市场从事针织品批发零售。她个子不高、身材略胖,留着清爽的短发,操着一口温州口音的普通话,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再次严峻起来,她又一次站了出来,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一道,用行动抗击疫情,守护她的第二家乡南通。

邵春菊认真亦较真。她身上有温州人的勤劳、善良、果敢、豪爽,小事儿糊涂大事儿较真。“今天,继续做新一轮核酸检测,请各位居民带好口罩,准备好采样码或身份证,到桂花小镇做检测。”面对全员核酸检测,她一大早就拿起小喇叭,在小区内来回喊着。在采样现场,邵春菊又化身“引导员”,仔细地查码、维护秩序。“小朋友,要保持一米线。”“您好,请准备一下采样码。”在她的严格监督和耐心劝导下,小区居民自觉遵守核酸检测要求。
邵春菊细心又暖心。在一轮接着一轮的核酸检测中,“采样码”成为了大家的“必备品”。但在检测过程中,邵春菊细心地发现,小区内有一些“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不会操作手机,无法拥有“采样码”。于是,邵春菊逐一上门帮助老人注册“采样码”,并且帮他们彩印出来,叮嘱他们每次采样都带上。“尽管老人们带上身份证也能够采样,但他们有的记不住电话号码,也会对采样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想帮帮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的同时,也能真正地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一点帮助。”邵春菊说。
邵春菊冲在一线、站在一线、守在一线,用真心、诚心、善心,守护着小区,守护着每一个家庭。在她的感染下,陆陆续续有25名志愿者申请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他们有的在一线门岗做“守门员”,有的担任小喇叭义务“宣传员”,有的成为了夜间“巡查员”,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起一道道抗“疫”防线,守护着家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995244118878508&wfr=spider&for=pc)